您所在位置:

资讯公告>要闻资讯>内容>

一路行走一路歌 长征精神代代传——“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·重走长征路”全州段活动见闻

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17日 来源: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阅读次数:

11月8日上午10时30分,在全州县才湾镇,800余名党员干部、积极分子和市民齐聚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,参加“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·重走长征路”全州段活动启动仪式。 

在纪念园内巨大红星的照映下,“重走长征路”团队成员庄严肃立,眼神中充满了对那段悲壮历史的敬畏和对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。 

1731730525669.jpg

“重走长征路”全州段启动仪式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举行。记者何平江 摄

启动仪式现场,全州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王昊,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小明,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凃灵燕,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王光星作为代表,为参加活动的队伍授旗。 

随着一面面红旗被交付到小队领队手中,红军广场顿时变成红色的海洋。红旗的每一次舞动,都是对红军烈士的深深敬意,都是对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坚定承诺。 

“重走长征路全州段活动正式开始!”随着领队一声令下,出发的号角旋即吹响。高举旗帜的“重走长征路”队伍以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为起点,开始了为期四天的“重走长征路”全州段活动。 

长征路是英雄走出来的革命之路,重走长征路就是在向英雄们学习、致敬。 

1731730529228.jpg

在曾经的长征路上,全灌高速公路正在加速建设。记者何平江 摄

全州段路线首站两河镇位于全州县南部,是“两省三县”交会之地,是湘桂古道从湖南南部进入广西的重要关口,是红军三次经过的地方,也是全州县第一个党支部——全灌特党支部诞生之地。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,留下了大量珍贵的“红色印记”。长征中军委一、二纵队,红一、红三、红五、红八、红九军团均从境内经过,于1934年11月27—30日在两河境内砖瓦岭、烧天岭等地与国民党部队发生激战,留下多处战斗遗址,隔壁山、古岭头、鬼仔岩、耳木洞等多处挖掘出了红军烈士的遗骸。

1731730521981.jpg

沿着湘桂古道前行。记者何平江 摄 

在两河镇的鲁水村,大家一边行走在红军街上,一边聆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。在听到这段古道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红军烈士的鲜血,每一个山头每一棵树下都依附着红军烈士的英魂时,市民黄女士深情地说:“长征精神是红军战士用他们的身躯、英魂、精神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。” 

队伍行进的第二站是两河镇隔壁山村,它是昔日湘桂古道与全灌大道交会处,属咽喉要道、军事战略要害之地。当年中央红军抢渡湘江时,为保护此咽喉要道不被切断,就在新圩与隔壁山设立了阻击阵地,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惨烈的遭遇战。

1731730517326.jpg

在古岭头红军烈士墓群了解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历史。记者何平江 摄

在以隔壁山、聂家、古岭头等村为核心的古岭头区域,红三、红五、红八军团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两次重大而惨烈的战斗,即砖瓦岭战斗和烧天岭战斗,古岭头区域成为新圩阻击战的最后阵地,两次战斗为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争取了宝贵时间,尤其是红三军团红六师十八团坚守在最后一道防线,与敌人殊死拼杀,终因寡不敌众、弹尽粮绝而壮烈牺牲,2000余名红军英烈长眠于这片土地。 

在隔壁山村红军烈士墓前,全体成员停下脚步,向革命先烈鞠躬默哀。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,看着墓碑上镌刻的文字,每个人心中都增添了一份崇敬。 

队伍继续前行,下一站是两河镇的古岭头区域。队伍刚到路口,一口古井赫然出现,它就是村民们口中的“红军井”。据介绍,这口井是当时红军的重要饮水处,围绕它发生了多次争夺战,不少红军战士牺牲在井边。 

听完“红军井”的故事,队伍继续前进。午后的阳光照射在队员们身上,不少人汗透衣衫。但不论是走在崎岖的山间小道,还是踏上村寨间的柏油马路,队员们的步伐始终坚定沉稳,紧紧跟随着排头的旗手。每个人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长征精神。 
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……”行进途中,不知是谁开了个头,一下子获得了全体成员的呼应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顿时响彻整个队伍首尾。“歌声响起的时候,我感觉我的鼻头都酸了,感动得眼泪也流了出来。”市民秦女士说,这一路下来,她听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,心中感慨万千,并将满腔的热情与感动融进歌声里。 

“同志们,终点就在前面了!”随着排头兵的一阵高呼,原本稍显疲惫的队伍瞬间来了劲,大家互相鼓励,终于抵达了石塘镇政府的文化广场。走在前列的旗手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,为后面的同志们加油鼓劲;在广场上的队员们拿出水和食物,分发给其他同伴。 

夕阳西下,光线已柔和了许多。队员们的影子也在广场上拉成了长条,大家或合影留念,或谈笑休整,分享着参加活动的心得。 

正如长征精神代代传承,“重走长征路”的红旗如同一支支“接力棒”,明天将交给新的队伍继续指引着人们前行。


来源:桂林日报

编辑:许傲博

复核:周运良、蒋晓波

投稿信箱:qzhb4830689@163.com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